Forgot password?
lianghua
  1. 遵从戒律的根本目的

    遵从戒律的根本目的是:约束、规范我们的行为,减少贪欲,消灭贪欲,培养慈悲心,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以及恰当的生活方式,从而帮助我们获得觉悟。 。                  ——金菩提禅师 [img src="http://catf.me/photos/35e3a0634ca356d3f5394295073979af.jpg" width="640" height="868"]
  2. 不吃荤

    不 吃荤,主要是指不吃生葱蒜韭等荤菜,因为吃了这些东西,众人在一起时,气味非常难闻。而且容易刺激肠胃,使人躁动,不易平静。这种不雅的气味,尤其是对于 所崇敬的佛、菩萨乃至神灵,会造成很大的不恭敬。另外,恶鬼夜叉特别喜欢这种气味,久而久之,善神护法会避而远之,恶神恶鬼反而前来亲近。 。                             ——金菩提禅师 [img src="http://catf.me/photos/099faa8e55c238f6f3f22c4c41d14e60.jpg" width="640" height="426"]
  3. 关于妄语

    关于妄语。不要为了满足自我贪念,而说假话,或者奉承、献媚、陷害、两舌、辱骂他人等。 。                                      ——金菩提禅师 [img src="http://catf.me/photos/d9d9c53a6f1762ae2f9ae49ea6ee3fb0.jpg" width="640" height="426"]
  4. 不杀生

    首先是不杀生。人从出生到死亡,因为自己的生存,无法避免造成其它生物的死亡,如喝水、呼吸、手摩擦、说话甚至搔痒等,都会导致其它生物死亡。    但是我们要尽可能不杀生,尤其是与人相似的动物,有思维、有五官、有意识、会流血、会烦恼……它们受伤害时的痛苦和惨状,会刺激我们的感官,给我们留下 惊恐和死亡的烙印。另外,他们在受到伤害和痛苦时,也会发出怨恨、愤怒、甚至报复的信息,这种负面的信息会对我们的身心产生直接的影响。长久下去,就会影 响我们的心态,使正常的心扭曲,从而导致心性残忍、善恶不分。     因此,不伤害动物,是为了培养我们的慈悲心,培养我们的善念,而且,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也有极大的益处。 。                                 ——金菩提禅师 [img src="http://catf.me/photos/828f8605467b4d08bedee5d7d1e74306.jpg" width="640" height="460"]
  5. 只要有真修行的人存在,他就可能随时成佛

    只要有真修行的人存在,他就可能随时成佛,就能普度天下众生!如果在你的心性里,被‘末法时代’束缚住,那么你就永远都得不到解脱。 佛说,末法时代真修行的人不多了。这实际上是在提示我们,要我们注重实修。同时,也是在考验我们修道的信心。不能因为‘末法’而懒惰和退却。我觉得现在正是修行成佛的最好时机。这就是把握当下的真正意义。 。                                      ——金菩提禅师 [img src="http://catf.me/photos/ac2fbe6a82908ba6dfe467e828c9bd0b.jpg" width="336" height="336"]
  6. 注重今世修行、今世成就

    怎能把生死解脱寄托于未来、寄托于死后呢?释迦佛的大彻大悟、生死解脱,不正是在当世成就的吗?我们就是注重今世修行、今世成就。” “方法有很多,供养、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都是成就的方法。认真把握好其中的一项,都能成就。 。          ——金菩提禅师 . [img src="http://catf.me/photos/a6c8586146338d350d508df3ea5d3f29.jpg" width="640" height="640"]
  7. 心念所造

    为什么我们的极乐世界不同?是因为我们的希求不同。每个人都可能生活在极乐世界,或是地狱里,这一切都是由你的心念所造。 。          ——金菩提禅师 [img src="http://catf.me/photos/1e9d4ae1c1fcda676d2b3e154dba1aca.jpg" width="640" height="426"]
  8. 佛向我们介绍极乐世界的用意

    佛向我们介绍极乐世界的用意,就好比这个“火宅的故事”,极乐世界就好比这个美丽的宝车。 佛陀当年介绍极乐世界的目的,是为了先利用人们对金、银、财、宝等的贪心,引导人们走向修行之门。在修行的过程中,再逐步地一层层地将贪婪和顽劣剥落,以便进一步走向觉悟。 。                               ——金菩提禅师
  9. 心净则佛土净

    如果仅仅片面地去追求黄金铺地的极乐世界,那你就千错万错了,用这种贪婪之心来求法,你又能求到什么法呢?” 不要对极乐世界有贪执。你应该听说过什么叫‘我执’吧?凡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以自我为‘轴心’,而高尚的菩萨,没有自我的贪着,而是把众生放在他的圆心里,一切的行为都围绕着这个中心。 如果一味去寻求极乐世界的话,那就是戴着眼镜找眼镜。万事由心,心净则佛土净,纯净的心即是极乐净土啊!   ——金菩提禅师 . [img src="http://catf.me/photos/ee233487b2b721a341dd818a4d5b045e.jpg" width="585" height="792"]
  10. 真正的菩萨是现身说法、济世度人

    所 以,不能总呆在寺院里,只寻求自我清净。应该明白,那是个学习、修炼的场所,是修行的一个阶段性的过程。 [img src="http://catf.me/photos/cd637ef8ff97a4fcb68b906e618c16f0.jpg" width="640" height="523"] 真正的菩萨是现身说法、济世度人,决不回避社会、 回避世人!如果你是个学生,总不能永远蹲在学校里。毕业了,就要走向社会,将你的知识和能力奉献给社会。把寺院充分利用起来、运转起来,那就活了。只有灵 活地运用,才能展现佛法智慧。 . .           ——金菩提禅师
  11. 神通

    有一天,启华老和尚又带着他的几个弟子来静修。     中间休息时,其中一个小和尚问上师:“为什么我师父坐禅二十年了,人也很慈悲,怎么就修不出特殊的能力和神通呢?还有一些修行的师父,一提到神通就反感,认为这不是究竟的根本,不可以追求。请问,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上师回答:“应该先明确我们修行的目的,是在完善自身的同时,帮助众生解除痛苦、烦恼,对社会做出更大贡献。这一切,都离不开‘能力’。没有能力,你的愿望和理想就是一句空话。就象一个人如果没有了五官和四肢,不能察觉一切,怎么去恰当而有效地帮助别人呢?”    “ 例如: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闻声救苦,当众生需要的时候,他可以用任何方式、任何形象,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伸出救度之手。他能化现为男人相、女人相、医生相、文人相,甚至不同种类的生命去帮助、解救大家。如果菩萨没有能力、没有神通,就做不到这一切。”    “当你有了为利益众生而修行、而觉悟的大愿,遵循恰当、适宜的修行方法,再加上你精进、不懈地修持,功夫到时,特殊的能力和神通就自然产生了。”    “当然刻意地追求神通是错误的,但排斥它更是个错误。在禅的过程中,应该把握不急、不缓、不上、不下、不内、不外、不喜、不悲、不执、不放、不生、不死,来者不拒,这才是正道。” 。 。                           ——金菩提禅师 [img src="http://catf.me/photos/7b5f92c9bb0cc383367b522f1f430a06.jpg" width="640" height="426"] [img src="http://catf.me/photos/1593df4d048732e6600537d855f2f197.jpg" width="497" height="497"]
  12. 菩萨把众生放在他的圆心里

    不要对极乐世界有贪执。你应该听说过什么叫‘我执’吧?凡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以自我为‘轴心’,而高尚的菩萨,没有自我的贪着,而是把众生放在他的圆心里,一切的行为都围绕着这个中心。” . 。           ——金菩提禅师 [img src="http://catf.me/photos/42ff6578c20dee4581c10b5e8a65372a.jpg" width="600" height="400"]
  13. 金菩提禪師微短片系列 之 想好了就去做

    [video src="http://you.video.sina.com.cn/api/sinawebApi/outplayrefer.php/vid=83349802_1820066787/s.swf"] 《想好了就去做》這部微短片的出發點是引用我們尊貴的上師開示中非常直白有力的語言來激勵更多的年輕人加入我們的大家庭,當然這其中包括已經以及曾經參與加入這個大家庭的同修們。 這部激勵型的短片也非常適合剛剛接觸菩提的新人!真心希望這部微短片可以打動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找到人生的目標!
  14. 金菩提禪師微短片系列 之 心胸博大,改變自我

    [video src="http://you.video.sina.com.cn/api/sinawebApi/outplayrefer.php/vid=83262882_1820066787/s.swf"] 難忍能忍,難行能行,心胸博大,做大事業,心如大海,容納一切,不做懶人,說到做到。” 聞得師父這段精彩的開示後弟子受益匪淺,做了這個短片想與大家分享。通過這個小短片讓觀者感受到師父的慈悲與大愛,在師父的法語間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 將狹隘而自我的心打開,把自己的目光放的博大,把自己的心胸放的寬廣。師父的法指引著我們從那個小小的世界裡面走出來,走向成功的大道,走向成就的大道。 真誠感恩上師!
  15. 金菩提禪師微短片系列 之 慈悲之愛

    [video src="http://you.video.sina.com.cn/api/sinawebApi/outplayrefer.php/vid=83260388_1820066787/s.swf"] 拈草為藥,用石頭治病,這些聽起來不可思議的行為卻蘊藏著深奧而又簡單的佛法—慈悲! 金菩提上師從自身出發,為年輕人講授佛法。 上師獨特的見地直射人心,令在場所有的年輕人震撼不已。
  16. 金菩提禪師微短片系列 之 萬念由心

    [video src="http://you.video.sina.com.cn/api/sinawebApi/outplayrefer.php/vid=83098894_1820066787/s.swf"] 萬念由心,萬事由心,一切苦一切樂都是由心所致。 很多痛苦包括身體心理的疾病,有很多都是由自己的心理造成的。 比如失戀,工作的壓力,社會的壓力,都會造成心理的創傷或者痛苦。 但是很多人都走不出這個節,心理痛苦後還會去想那些痛苦的事,導致心理的更加痛苦,但又走不出來,所以導致各種疾病的產生。
  17. 极乐世界和地狱都在我们的心里

    佛陀当年介绍极乐世界的目的,是为了先利用人们对金、银、财、宝等的贪心,引导人们走向修行之门。在修行的过程中,再逐步地一层层地将贪婪和顽劣剥落,以便进一步走向觉悟。 佛以他巨大的慈悲、智慧和神通,成就了西方极乐世界,这也是真实不虚的。然而,要往生到那里,除了积功累德、广种福田、精进修行外,更重要的是要把一切贪念放下,包括贪求往生极乐世界的念头也要放下。” “ 其实,极乐世界和地狱都在我们的心里,佛说:‘心净则佛土净。’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曾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如果仅仅片面地去追求黄金铺地的极乐世界,那你就千错万错了,用这种贪婪之心来求法,你又能求到什么法呢?” “人的苦就是由贪婪而来。佛给我们讲的极乐世界,只不过是引我们入门的一种方便罢了。” “为什么我们的极乐世界不同?是因为我们的希求不同。每个人都可能生活在极乐世界,或是地狱里,这一切都是由你的心念所造。” . 。                                 ——金菩提禅师 [img src="http://catf.me/photos/a0908e683bdce409cb3efa247c33713e.jpg" width="585" height="792"]
  18. 心净则佛土净

    如果一味去寻求极乐世界的话,那就是戴着眼镜找眼镜。万事由心,心净则佛土净,纯净的心即是极乐净土啊! 。 。           ——金菩提禅师 [img src="http://catf.me/photos/a431fe1dd5622d5863ef76a3ea04f0c7.jpg" width="275" height="183"]
  19. 金菩提禪師微短片系列 之 善用煩惱心

    [video src="http://you.video.sina.com.cn/api/sinawebApi/outplayrefer.php/vid=82840070_1820066787/s.swf"] 人在俗世間生存,難免有一些凡俗人的負面情緒和心理,影響著人們的行為,接著由行為就影響到了人的命運。很多人的苦難和不順利,究其源頭,可能都是因為情緒和心理上出了問題。 大成就者金菩提禪師,慈心悲憫,用鮮活的實例,給煩惱中的人們,指出了一條向上成長的道路,擺脫困境的方法,請看金菩提禪師微短片系列——《善用煩惱心》。希望有緣人都能受益。
  20. 金菩提禪師微短片系列 之 學會接受

    [video src="http://you.video.sina.com.cn/api/sinawebApi/outplayrefer.php/vid=82787393_1820066787/s.swf"] 2012年4月份,有幸聞得大成就者金菩提禪師講法,將其精華部分,挑選兩個主題,做成了短片,其中“學會接受”,是現代人,尤其是修行者,或者是認為自己是修行者的人,應該學習和掌握的處世心態。 人生在世,總會有些不如意的事情發生,普通人面對不如意,馬上煩惱現前,痛苦種種,但對於有智慧的人來說,可能就會用一種很平靜,隨緣的心來面對,煩惱也不會產生,而這兩種不同的心態,產生的結果是天壤之別的。所以人生需要智慧,而“學會接受”,本身就是一種智慧的表現。 金菩提禪師用質樸的語言和例子,講述了深刻的道理。相信更多的社會大眾,看到這個視頻,都能受益,得到啟發和靈感。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