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法是一只骑平衡车的鸭子
随着三月步入中后期,在潮湿的天气,早晨10点看着像晚上10点的雾气,和晚上不睡早晨不起的起床气的三重打压之下,我的表达欲终于下降了一点。看到个什么东西,也就是随便看看,失去了前几个星期“不BB两句不舒服”的心理状态。
小船开了危机合约新赛季,琴也到了,我开始徐徐爬墙,微博的关注也像每一次爬墙期一样变得杂七杂八了起来。我有个习惯,如果不是鱼死网破地出逃,一般会留下一到两个前墙头的关注,大概过两三个月,挪到新的圈子里安定下来,才会把这个关注清理掉。刚刚去看了一下,除了框以外,我还关注着一个不太说话的温和云朵,还是挺不可思议的,毕竟框我也就留了三个关注就爬了,而且可预见的是很快这三个关注也会被我清掉。可能今年终于是没那么沉醉了,虽然该意难平的也都还是深夜意难平,但是在别的方面终于可以放过自己。
整理关注的时候我还发现了一件事,除了一些关注了几年的老人之外,我最近加了非常多的画手和摄影师。一方面是因为我基本把微博当半个ins来用,从中获得美感和手机桌面;另一方面,这两者的审美普遍不错,有时候看了半天小偶像的高P美图以后,我也想透口气,看一些温馨画作和大好江山。
一般在爬墙期我都会关注一些高智商美少女,这次也不例外,只不过基本都是工作以后的人了。大部分是海外人士,大家在这场灾难中各有各的稳重,社会阅历和资本积累带来的底气还是比火烧眉毛的留学生显得冷静不少。但我也(不出意料地)发现,工作后的人会无趣很多。这个无趣指的不是发微博的数量——我也关注了一个从早晨9点发到凌晨6点的人(并一直在猜测她到底是不是时差),而是指微博的广度。社评也好,生活也好,工作了一段时间的人总是比较窄而精地经营着自己的感受,简单地说就是围着几样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转,这对于个人发展当然没有什么不好,但对我这种无聊看客而言,更希望看到广而泛的内容,也不是于组那种什么都转发写个爱心的,更希望看到个人的理解和思考。没办法,我只好采取人海战术,关注多一些的人来拓展基本面。可惜,筛选过程总是比较艰难,观察几日还是觉得有些无聊,就不加了;看了两条发现开始指天论地,又不考虑了。几天下来也没关注几个人,搞得我的微博首页总是冷冷清清的。
还好,我现在的兴趣爱好也比较广泛了一点,看的书,打的游戏,写的文章,和关注的人,基本都不是一个圈子;我一直致力于做一个有趣的人,了解、接触更多的事情的同时保持独立思考,其实到现在也没做到,但起码在这看不了展听不了剧游不了泳去不了深圳的悲伤春天,留住一点点内心的春意吧。
小船开了危机合约新赛季,琴也到了,我开始徐徐爬墙,微博的关注也像每一次爬墙期一样变得杂七杂八了起来。我有个习惯,如果不是鱼死网破地出逃,一般会留下一到两个前墙头的关注,大概过两三个月,挪到新的圈子里安定下来,才会把这个关注清理掉。刚刚去看了一下,除了框以外,我还关注着一个不太说话的温和云朵,还是挺不可思议的,毕竟框我也就留了三个关注就爬了,而且可预见的是很快这三个关注也会被我清掉。可能今年终于是没那么沉醉了,虽然该意难平的也都还是深夜意难平,但是在别的方面终于可以放过自己。
整理关注的时候我还发现了一件事,除了一些关注了几年的老人之外,我最近加了非常多的画手和摄影师。一方面是因为我基本把微博当半个ins来用,从中获得美感和手机桌面;另一方面,这两者的审美普遍不错,有时候看了半天小偶像的高P美图以后,我也想透口气,看一些温馨画作和大好江山。
一般在爬墙期我都会关注一些高智商美少女,这次也不例外,只不过基本都是工作以后的人了。大部分是海外人士,大家在这场灾难中各有各的稳重,社会阅历和资本积累带来的底气还是比火烧眉毛的留学生显得冷静不少。但我也(不出意料地)发现,工作后的人会无趣很多。这个无趣指的不是发微博的数量——我也关注了一个从早晨9点发到凌晨6点的人(并一直在猜测她到底是不是时差),而是指微博的广度。社评也好,生活也好,工作了一段时间的人总是比较窄而精地经营着自己的感受,简单地说就是围着几样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转,这对于个人发展当然没有什么不好,但对我这种无聊看客而言,更希望看到广而泛的内容,也不是于组那种什么都转发写个爱心的,更希望看到个人的理解和思考。没办法,我只好采取人海战术,关注多一些的人来拓展基本面。可惜,筛选过程总是比较艰难,观察几日还是觉得有些无聊,就不加了;看了两条发现开始指天论地,又不考虑了。几天下来也没关注几个人,搞得我的微博首页总是冷冷清清的。
还好,我现在的兴趣爱好也比较广泛了一点,看的书,打的游戏,写的文章,和关注的人,基本都不是一个圈子;我一直致力于做一个有趣的人,了解、接触更多的事情的同时保持独立思考,其实到现在也没做到,但起码在这看不了展听不了剧游不了泳去不了深圳的悲伤春天,留住一点点内心的春意吧。